2022-06-30
如今,工業得到快速的發展,傳感器的使用越來越頻繁,比如工業生產、海洋探測、環境保護、資源調查、醫學診斷、生物工程,甚至是人工智能、科學研究、宇宙開發、文物保護等等領域。光譜共焦控制器可用于段差檢測、厚度檢測、晶圓檢測、中心定位等,今天由深圳立儀科技公司為大家介紹光譜共焦控制器對比傳統激光位移傳感器的區別:
1.傳統激光位移傳感器測量兼容性弱,在測量不同材質表面時需要反復更換測頭和安裝方式;光譜共焦傳感器可同時兼容位移測量模式和厚度測量模式,對不同表面、具有多種角度,甚至是多重材料混合的被測物都可以無需更換測頭和在固定點位進行穩定測量。光譜共焦傳感器擁有非常高的掃描精度,可以完美匹配在粗糙度測量的應用上,比如攝像頭模組、鏡片和托圈和lOGO段差等特定場景的精密測量。
2.激光位移傳感器一般應用于測量平面物體,光譜共焦位移傳感器采用同軸測量結構,擁有更為寬廣的角度特性。針對鏡面表面光譜共焦位移傳感器測頭最大測量角度可以達到±62°,針對漫反射表面光譜共焦位移傳感器各種測頭最大測量角度可以達到±88°。在測量非平面時不會出現受回光產生相差的影響,即使被測物存在過大傾角或曲面,也可以進行高精度的形狀測量,比如現在工業檢測中的3D玻璃輪廓、點膠膠水高度及高光金屬表面段差,這些都需要用到高精度測量儀輸出3D測量數據。
3.激光位移傳感器一般采用三角定位測距的原理測量,相比較傳統激光位移傳感器輸出光斑較大的問題,光譜共焦位移傳感器測量光斑最小可達到2.48um,測量分辨率達到納米級,其具有收光能力強、系統穩定性高的特點,有效解決了微小幾何結構和輪廓變化物體的測量的難題。在測量段差及間隙時,即使在多面反射的情況下也能實現輪廓保真和邊緣位置精確,可以測出清晰的外形輪廓,保證精密測量。
4.傳統激光位移傳感器只能在固定安裝位測量,且在數據輸出時都需要加較高數值的移動平均,因此難以解決傳統方式使用軟觸發測量效率低、穩定性差以及同步性差的問題;而光譜共焦傳感器對安裝方向和移動方向具有極大靈活性,還可以同時支持四通道同步測量。
5.傳統的激光位移傳感器還會出現因自身發熱而使夾具產生形變、光軸偏移等問題,容易出現測量誤差;海伯森光譜共焦傳感器傳感頭內部僅有鏡頭結構設計,由于沒有電子元件,不發熱,所以不會產生安裝探頭的夾具形變情況,而對于微米以及亞微米測量,溫漂是關鍵,溫度漂移小可實現理想的高精度檢測。